後窗

點閱:736

譯自:Rear window:Hitchcock's favorite stories

作者:阿爾弗萊德.希區考克(Alfred Hitchcock)著;懸疑俱樂部主編

出版年:2014[民103]

出版社:新潮社

出版地:新北市

集叢名:經典悅讀:11

格式:PDF

ISBN:9789863165538

分類:懸疑推理輕小說  

對於很多人來說,「希區考克」絕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名字,而是「懸疑」、「驚悚」和恐怖的代名詞。這位舉世公認的懸念推理小說大師和電影大師,熟練地把懸疑、驚悚、理性和幽默融合在一起,講述了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.讓人讀後欲罷不能。
 
阿爾佛萊德‧希區考克(Alfred Hitchcock,1899〜1980年),生於英國倫敦,而暴得大名是在美國好萊塢。他在生前就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導演,並於1968年獲特殊奧斯卡獎,同年獲美國導演協會格里菲斯獎,1979年獲美國電影研究院終身成就獎。
 
希區考克擅長拍懸疑電影,被稱為「懸疑大師」。他還拍過兩百多部懸疑短劇,情節極其緊湊、風格獨特,這些短劇被整理編輯成小說。成為「希區考克故事集」的主體。事實上,在世界各地,現今流行的《希區考克故事集》並不全都是希區考克本人的作品。當初,希區考克的女兒辦了一個半書籍半雜誌的讀物,叫做《希區考克喜歡讀的懸念故事》,搜羅了當時美國和歐洲最優秀的懸疑推理小說。另外,在希區考克名聲達到巔峰時,經常有人要求他推介一些小說,其中最合希區考克口味的小說封面上,還往往印著希區考克的名字。以上兩種情況,都大大豐富了《希區考克故事集》。這些小說都帶有明顯的希區考克的特色︰懸疑、驚悚、理性和幽默。
 
希區考克貢獻給電影和小說的,絕不僅僅是單純的技巧。他是懸念大師,是推理大師,也是心理大師,其作品――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──都帶有很深的哲學思考。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深刻地洞察到人生的荒謬和人性的脆弱。他講述的故事,充滿著矛盾和掙扎︰生與死、罪與罰、理性與衝動、壓抑與抗爭、誘惑與抵制。透過他的故事,我們可以看到人性的最深處;而在最深處的角落裡,我們可以感受到希區考克那犀利的、略帶嘲諷又滿懷溫情的目光。
 
出於自身獨特的性格和人生經歷,希區考克對人生抱著一種奇怪的恐懼感。他認為,駭人的東西不僅潛伏在陰影裡,或者潛伏在隻身獨處的時候,有時,當我們和正派、友好的人在一起時,也會感到十分孤獨、險象環生和孤立無援。
 
對於驚悚小說的創作構想、表現手法及藝術效果,希區考克這樣說道︰「我們最優雅的謀殺一般發生在家裡,溫柔地進行,就像在舒適的廚房餐桌上。」「爆炸的時候不恐懼,恐懼的是等待爆炸……我試圖講一個好的故事並發展出一些有力的情節,而驚悚自動就會浮現出來。」「欣賞吧,就像躺在嶄新的棺材裡,翻開恐怖的篇章,既充滿誘惑,又毛骨悚然。」
 
這本書輯錄了希區考克最具代表性的驚悚作品,這些小說事件驚心動魄,情節跌宕起伏,結局出人意料。每一篇小說都充滿了希區考克特有的驚悚、緊張、刺激和恐怖的色彩,謀殺陷阱連環佈局,殺機驚魂步步驚心,黑暗之處幽冥來襲,事件場景血腥殘酷。故事以人性的衝突為出發點,情節安排巧妙,結尾曲折驚險,出人意料,其中又不乏黑色幽默式的誇張,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希氏的驚悚手法的精髓。
 
閱讀希區考克的驚悚小說,體驗希區考克的超級驚悚盛宴,感受最強烈的心靈震撼,與希區考克一起,在希區科克的驚悚世界裡齊聲尖叫!

阿爾佛萊德‧希區考克(Alfred Hitchcock,1899年〜1980年)
 
生於英國倫敦東部萊頓斯頓一個天主教家庭,少年時性格內向孤獨。1907年隨全家遷至倫敦。1910年入倫敦聖伊格納修斯學校學習。1913年在倫敦大學選修藝術課。1915年在亨利電訊公司當技術員。1919年發表短篇小說《麻醉劑》。1922年師從美國導演喬治‧菲茲莫里斯。1925年開始獨立執導電影。1939年應邀去好萊塢,次年拍攝電影《蝴蝶夢》,獲該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金像獎,加入美國籍,此後定居美國。1968年獲特殊奧斯卡獎和美國導演協會格里菲斯獎。1979年被美國電影藝術學院授予終身成就獎。1980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其爵士封號。同年4月因腎功能衰竭在洛杉磯逝世。
 
希區考克是舉世公認的世界懸疑之父、電影藝術大師。在長達60年的藝術生涯中,共導演監製了59部電影、300多部電視系列劇,絕大多數以人的緊張、焦慮、窺探、恐懼等為敘事主題,揭示人生的荒謬和人性的脆弱,他因此被人們稱為「電影界的佛洛伊德」。

  • 金光黨
  • 裸體畫像
  • 證據齊全
  • 異國殺手
  • 哭泣的檢察官
  • 黑髮女郎
  • 奇蹟配方
  • 第三個電話
  • 出軌
  • 好萊塢的流氓
  • 現代羅賓漢
  • 百密一疏
  • 銀行搶犯
  • 出獄
  • 後窗